客服微信二维码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客服微信二维码

人工智能赋能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

2025-08-10 23:47:57 浏览 3 次

来源: 中国警察网-人民公安报 作者:  江西警察学院侦查学院讲师 吴丹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新安全格局突出“大安全”理念,更加强调科学统筹,为公安机关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安全形势与犯罪态势提供了重要指引。

当前,数智技术迅猛发展,既带来机遇,又带来了新的治理挑战和犯罪问题。将人工智能这一数智时代的“关键变量”转化为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的“最大增量”,成为回应挑战、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关键路径。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关键在于以新警务理念为先导、以新运行模式为关键、以新技术装备为支撑、以新管理体系为保障。人工智能正从理念、模式、技术、管理四个维度为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赋能。

数智时代面临双重挑战

数智时代,公安机关正面临社会治理风险与新型犯罪的双重挑战。

在社会治理层面,风险已从现实空间渗透到虚拟空间乃至虚实交织的空间。现实社会中,情感纠葛、劳资纠纷等矛盾纠纷若化解不畅,易诱发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和“民转刑”案件。在网络数字社会,数据泄露、网络意识形态渗透、算法偏见等数字化风险点剧增,其外溢性强,冲击网络数据安全与网络空间稳定。

当前,依托网络黑灰产业链的涉网犯罪日益猖獗,正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犯罪升级”。AI换脸、AI拟声技术在电信网络诈骗中的应用,展现出高度智能化、跨域性等特征,增加了侦查取证难度。传统的协同不足以及数据壁垒、“信息孤岛”等问题,制约着对此类犯罪的整体打击效能。

人工智能的支撑价值

人工智能为迎接上述挑战、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提供了强大支撑。

首先,人工智能有助于破解数智思维生成困境。在新安全格局下,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创新性公安数智思维至关重要。人工智能以其技术创造力和创新驱动力,能够促进公安工作思维从固化单一向敏锐多元转变。

其次,人工智能是构建智慧警务运行模式的关键。传统的“汗水警务模式”依赖经验判断和事后处置,难以应对科技犯罪和数字化风险。人工智能的数据融合性、技术多模态性能够打破警务资源割裂和协同低效壁垒,构建“主动预警—精准打击—动态防控”的高效智慧警务模式。

再次,人工智能可以激活公安科技数智动能。人工智能通过其技术应用创新,能够解决公安科技实战转化不强、智能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它所包含的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人机交互等技术,能够有效应对数据壁垒、协同不畅、运作低效等痛点,弥补传统技术短板,拓展技术应用触角。

最后,人工智能将赋能数字化公安管理新模式。人工智能可通过赋能管理流程,助力构建职能科学、事权清晰、指挥顺畅、运行高效的数字化管理体系。一方面,通过智能、集约的数字化管理提升组织运作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技术赋能—流程再造—组织变革”的管理创新,实现公安管理体系优化,为管理战力升级提供新手段。

系统推进深度赋能

基于人工智能的核心价值,其赋能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的实践路径主要体现在警务理念革新、警务模式创新、警务技术升级和公安管理优化四个方面。

在警务理念革新方面,数智思维成为新警务理念的核心要素。数智思维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为驱动,发挥人工智能资源整合、决策高效、应变灵敏的优势,将系统思维、协同思维、跨域思维融入警务实践,能有效激活理念革新的内驱力。

在警务模式创新方面,构建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有利于克服传统警务模式中经验判断、事后处置、被动应对的弊端。通过打破警种壁垒、加强警种联动,集成警务资源、形成战力合成,打造数智理性、事前预防、风险管控、主动应对的运行体系。人工智能通过其在数据融合、算法聚合、技术跨域、多模态应用方面的强大功能,能显著促进警务模式的变革。

在警务技术升级方面,运用数智技术促进公安科技创新是科技兴警的发力点。智能化的线索搜集、多源数据采集、人员关系可视化分析、情报研判等正不断释放警务潜能。人工智能的技术创新特性能够夯实公安科技基础,通过推动数智技术与公安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促进大模型与公安业务模块有机结合,利用数智手段精准、精细、精湛的技术属性赋能警务技术,打造资源联动、数据汇集、智能感应、模态响应的新型警务技术生态链。

在公安管理优化方面,数字化管理是实现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目标是构建队伍管理可视化、业务指挥数字化、组织运转技术支撑化的新体系。通过标准化、流程化的数智技术赋能队伍建设、业务管理和组织运转,优化组织资源,保障机构职能高效运行,明确事权,从而为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提升提供坚强的管理保障。